皖教秘高〔2020〕71号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引领就业,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0〕5号)要求👂,经研究,定于2020年6月至9月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暨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类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质量文化观🧝♀️。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大赛总体安排
第六届大赛将在各市教育局、各高校校级初赛基础上,举办全省决赛。其中,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详见附件1。其中国际参赛项目直接参加国赛,具体参赛事项另行通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详见附件2)、职教赛道(详见附件3)🚊、萌芽赛道(详见附件4)。同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以线上为主的方式,举办“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和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等。
四、组织机构
本届大赛由安徽省教育厅与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和合肥市教育局共同承办🤹🏼♂️。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担任名誉主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合肥市人民政府市长凌云担任主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担任执行主任😩;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周丛照🚂、合肥学院院长吴春梅、合肥市教育局局长王杰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邵一江、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梁祥君担任副主任;承担大赛组织工作的高校负责人🧑🏻🎨🐷、安徽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及大赛组织工作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委员。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培训指导和省级决赛活动期间疫情防控等工作。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杨善林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行业企业🧜♂️⛔、投资机构、创业孵化机构、大学科技园、公益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作为成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𓀉。
大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由合肥学院党委书记王其东担任主任,邀请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相关高校监察部门等单位专家作为成员,对大赛组织评审工作、协办单位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大赛期间设立大赛监督邮箱:cxcyjyahedu.gov.cn。
大赛设秘书处,由合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建中和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处处长李军鹏担任秘书长✔️;合肥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李兴国和合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刘沛平担任执行秘书长;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胡笑旋🌃、安徽大学教务处处长高清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其云、合肥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处长赵文亚担任副秘书长🦠🔱。大赛秘书处负责省赛组织🧑🏻🦽➡️、国赛项目遴选及培训指导等实施工作🌾。
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成立校级初赛组织机构,由各市教育局𓀆、各高校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校级初赛、省赛项目遴选以及疫情防控等工作💟。
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应成立校级初赛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校级初赛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经本单位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并报属地政府和省教育厅备案。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应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实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开展相关人员培训🙎🏼♀️,赛前反复进行大赛疫情防控演练,建立健全“预判、预警🦵🦸🏼、预防、预演”机制,平稳安全有序推进赛事。
五、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省级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4.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各有关高校和各市教育局大赛组织工作有关部门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六、比赛赛制
1.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决赛二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校级初赛由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省级决赛由各市教育局🖲、各高校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省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大赛报名团队数、项目质量、校级初赛组织情况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并公示省级决赛名额。
2.全省共产生1050个项目入围省级决赛5️⃣🧓🏼,其中高教主赛道600个(不包括国际参赛名额)、“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200个🐛、职教赛道200个、萌芽赛道50个。
3.省大赛组委会按照国赛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在获省金奖的项目中择优遴选项目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每所高校被推荐到全国总决赛项目总数不超过4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每所学校被推荐到全国总决赛项目各不超过2个。
七、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2020年6月-7月31日)。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市教育局🧔🏻、各高校根据校级初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7月31日。
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赛事咨询请通过“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参赛团队可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资料下载板块,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
2.校级初赛(2020年6月-8月10日)🌘。校级初赛包括各高校组织的校园赛🏋️♀️、各市教育局组织的职教赛道(中职中专学校)和萌芽赛道(普通高级中学)比赛。各学校登录cy.ncss.cn/gl/login进行大赛管理和信息查看。校级账号由国赛大赛组委会统一分配📤👚,由省赛大赛组委会进行管理🔌。校级初赛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自行决定。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应在8月10日前完成校级初赛👨🎨,遴选参加省级决赛的候选项目(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省级决赛参考,省级决赛分配方案及分配项目数将另行通知)。
职教赛道(中职中专学校)和萌芽赛道(普通高级中学)比赛由各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及项目推荐。具体方案详见附件3和附件4。
校级初赛赛事组织实施期间,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要将疫情防控放在首位,邀请当地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派员指导。校级初赛原则上采用线上路演的方式开展,尽量减少线下同期活动📜,安全开展赛事及其各项活动。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聘请专家😢🧑🏻🎤,要按相关规定做好健康状况摸排和核酸检测工作☝️。
3.省级决赛(2020年8月中下旬)👩🏻💼。大赛专家委员会对入围省级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择项目进行线上路演🤵,决出金奖、银奖和铜奖🧑🏿🦰,选拔优秀项目进行冠亚军争夺赛(具体方式另行通知)🧑🏭,决出各类奖项😺。
大赛组委会将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投资对接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以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相关信息。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为参赛团队提供多种资源支持🏤。
八♚、评审规则
评审规则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查看具体内容🟦。
九👨🏿🌾、大赛奖项
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和各类单项奖🫛,大赛设优秀组织奖、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和优秀工作者等奖项(详见附件)📡。
十、宣传发动
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省教育厅做好统筹协调✵,相关职能处室共同参与🚵🏿,组织做好省级决赛和国赛项目推荐工作。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校级初赛组织工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更多学生了解“双创”🎆、投身“双创”👴🏿。
各学校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十一、奖励政策
1.负责牵头国赛省级集训的高校👨🏽🍳,省教育厅按重大教改项目给予立项支持。
2.各学校要积极支持参赛团队,制定激励政策,例如现金奖励🪑,给予相应创新创业学分,并在研究生推免、评优工作中给予政策倾斜等。
3.为了激励进入国家赛团队,根据赞助经费情况,对获得全国总决赛金、银🧖🏼👩🏿⚖️、铜奖的单位🛕、团队和个人给予现金奖励🧜🏽。
4.为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大赛,投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提升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水平🦮,对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金、银☝🏿、铜奖的团队项目和指导教师,各市教育局、学校在职称评聘和晋级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
十二、有关要求
1.各市教育局、各高校要研究制定校级初赛实施方案🏨、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经本单位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报属地政府和省教育厅备案🤲。请各市教育局🔠、各高校于2020年7月10日前将校级初赛实施方案、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报送大赛组委会备案(邮箱:sczxhfuu.edu.cn)。
2.各市教育局🌨、各高校将本地🦪、本校大赛负责人及联系人姓名🧑🏿、单位名称、职务/职称、邮箱、QQ号、手机号码等信息于7月10日前报送大赛组委会(邮箱👩🏽🦲:sczx#hfuu.edu.cn)👷🏽♀️。
十三、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1.省赛工作QQ群:152215304☂️,各市教育局、各高校指定两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𓀐,参赛的中职中专学校和普通高级中学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以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2.大赛组委会联系人👇: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胡慧慧
电话✈️🫷🏽:0551-62815925
合肥工业大学:李兴国
联系电话❕:0551-62904969
电子邮箱:lixingguohfut.edu.cn
合肥学院:刘沛平
联系电话🥻:0551-62158348
电子邮箱:liuppohfuu.edu.cn
合肥学院:孙虹
联系电话:0551-62158645
电子邮箱📔:sunhong#hfuu.edu.cn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𓀛:尹宗平
联系电话:0551-67313672
电子邮箱⚗️:yzphtc.edu.cn
合肥市教育局👨🏼:吴琼
联系电话😬:0551-63505673
电子邮箱:181552092qq.com
附件➰:
1.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暨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2.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暨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与赛道方案
3.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暨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方案
4.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暨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方案
|
安徽省教育厅 合肥市人民政府
2020年6 月18日